康乃馨母乳会桂志新:肋骨外翻是缺钙吗?宝宝日常需要补钙吗?

今天,康乃馨母乳会的母乳指导培训群里有学员帮一位公益群的妈妈问肋骨外翻是否需要补钙的问题,我们儿科课程的老师,也是我们讲师天团里的男神——林涛医生的回答亮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不是很多医生都会告诉你肋骨外翻是缺钙么?

 

这其中的原因我也觉得很疑惑,其实缺钙的临床表现是肋串珠、肋软骨沟,而不是肋骨外翻。国内外的医学教材都没有把肋骨外翻列为佝偻病的症状,不知道这些医生为什么会给出这样的诊断?

 

婴幼儿肋骨外翻,是因为婴幼儿为腹式呼吸,腹腔运动幅度较大,最下面的几条肋骨因为不与胸骨连接,受腹腔运动影响便会出现外翻的情况,类似于喇叭花的样子,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大部分宝宝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宝宝较胖,肋骨外翻的现象看起来就不那么明显,如果宝宝比较瘦,肋骨外翻就相对比较明显,甚至还会看到两侧稍微有些不对称,这都是正常的。肋骨外翻的现象与缺钙无关,到了2-3 岁就会自然消失。

 

家长们所担心的营养性佝偻病的病因主要是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吸收减少,或者钙摄入太少,但其实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之下,营养性佝偻病的发病率是非常低的。

 

母乳喂养的宝宝基本上都不会缺钙,而且母乳中的钙含量很高,而且是最佳的钙来源,完全不需要另外补充。但是母乳虽然各方面都很好,却唯独缺乏维生素D,因此,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06月龄内母乳喂养指南》和美国儿科学会都建议,婴儿出生后2周开始就要每日补充维生素 D10ug400IU)。

 

对于奶粉喂养的宝宝,奶粉中基本上都会添加钙与维生素D,如果没有添加维生素D,家长也可以给孩子额外补充。

 

实际上,国内外各大医学指南中真正建议婴幼儿每天必须补充的营养素只有维生素D,没有钙!只有母婴店等等这些卖钙剂的地方,才会告诉你宝宝需要补钙!

 

因为母乳中维生素D是比较少的,从辅食中能获取的维生素D也非常有限。而想通过晒太阳获取每日足量的维生素D也不太靠谱,因为天气不一定会尽如人意,可能会出现下雨、阴天、雾霾等没有太阳的情况,即使有太阳,日晒的时间、暴露的皮肤面积等都会影响维生素D的生成量,而婴儿皮肤屏障、体温控制中枢都没有发育完善,晒太阳可能会出现晒伤、过热等情况,因此,还是补充维生素D比较靠谱。

 

因此,如果宝宝奶量摄入足够、生长发育正常、且从出生开始每日补充400IU的维生素D3,一般不会存在缺钙的问题,更不需要盲目补钙。

 

肋骨外翻不是缺钙的表现,缺钙的表现其实是肋串珠、肋软骨沟。

 

肋骨串珠就是在肋骨和肋软骨交界处因骨化不了的组织堆积形成钝圆形突起,以两侧最为明显,严重时,可见皮下有一串像佛珠一样的凸起。

 

 

肋软骨沟是因为骨头变软,肋骨在膈肌的牵拉会导致部分肋骨向下凹陷,导致胸部和肚子之间,也就是膈肌的位置,形成一条沟,也叫肋膈沟

 

 

这两种现象都只有在严重佝偻病的孩子身上才会出现,以咱们目前的营养水平和母婴保健水平,这种病例已经非常罕见了。

 

也许有的妈妈会说,虽然不是很有必要,补点钙总没有害处吧?

 

其实不是的!

 

各中宏量元素与微量元素在肠道吸收的过程中,存在竞争关系。钙、铁、锌、铜都是二价阳离子,它们在胃肠内吸收途径是相似的。

 

其中一种元素多了,就会影响其它元素的吸收。例如锌补多了,会影响铁的吸收;钙补多了,就会影响锌、铁的吸收。

 

而且,如果补钙过多,宝宝并不能“照单全收”,多余的钙会通过大小便、汗液排出体外,这会引起他的代谢负担,还容易引起便秘。对于经常补钙又同时便秘的宝宝,妈妈不妨停掉钙剂看看,很可能便秘就消失了。

 

因此,对于健康的宝宝来说,妈妈想要补钙可以通过为宝宝提供均衡的膳食入手,而不是吃各种钙剂。

 

除了肋骨外翻,还有枕秃、出汗多、容易哭闹、惊跳反射、摇头等正常的生理现象都会被扣上缺钙的帽子,妈妈们需要加强育儿知识的学习才不容掉入这些坑哦!

 

而且,除了钙剂不用补,骨密度检测、微量元素检测也同样不用测啊!文章开头那位妈妈遇到的医生明显就是让她做了这两项检查。

 

目前的骨密度检测标准都是适用于成人的,根本就没有针对儿童的标准值,更别提小婴儿了,所以检查骨密度完全没有必要。

 

而对于微量元素检测,就更没必要了,首先钙是宏量元素,不是微量元素啊!更何况,微量元素检测早在2013年就被卫计委叫停了啊!

 

作者简介:桂志新,康乃馨母乳会会长,两个男孩的妈妈,二宝24个月,正在母乳喂养中。关于新生儿的黄疸、母乳喂养、科学育儿等问题,欢迎加我微信(52841315)进入康乃馨母乳会公益交流群进一步咨询。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转载需注明“转自康乃馨母乳会:www. knxmrh.com,作者:桂志新 ”,否则视为侵权


QQ咨询
电话咨询
关注微信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