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底该不该“看电视”?答案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样!

上周有家长在群里说:“周末带娃去了趟眼科,好家伙,一堆看起来五六岁的小孩子戴着眼镜在等叫号。”

 

其实吧,近视低龄化已经不是现在才有的了。

 

早在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同教育部和财政部,对111.74万人组织开展的近视调查,结果就显示,中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为53.6%,形势十分严峻。其中,6岁儿童近视率为14.5%,小学生为36.0%,初中生为71.6%,高中生则达到81.0%。

 

关于孩子近视的话题被提及的次数越来越频繁,甚至很多人不知不觉地把看电视、手机等数字媒体视作孩子近视的罪魁祸首。

 

     

      

 

环球时报这篇关于玩手机导致孩子近视的微博,一石激起千层浪,有马上把手机收好的,也有质疑其科学性的。

 

诚然,面对大量家庭对孩子看电视、手机等数字媒体不加克制,环球时报的提醒一定是出于好意。

 

但近视就是因为“看电视”吗?并没有那么简单。

 

最新的研究表明先天遗传和户外运动才是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我也相信,减少儿童对电子产品的过度依赖,一定有比不切实际的危言耸听更好的方式。

 

今天,我们来一起聊聊被过分妖魔化的电视、ipad等电子屏幕。

          

知乎上非常有名的一句话是“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尽管这句话不是十分严谨,但在看电视这件事上,绝对适用。

 

看电视,不是洪水猛兽,毫无节制地看电视才是。

 

相反,其实影视频在早教方面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一个宝宝从未接触过的新事物,如果没有机会亲眼所见,那么通过视频会比静止的图像要形象直观得多。还有很多与音乐结合的内容,我也想不出有什么比视频更合适的办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交媒体的增多,2016年美国儿科协会发表了一篇0~5岁宝宝使用数字媒体(包括电视、电脑、手机等)的最新指导意见,总结起来就是:

 

18个月以下的宝宝应禁止使用数字媒体;

18个月~2岁的宝宝应在家长陪同下使用数字媒体;

2~5岁的宝宝建议每天使用数字媒体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儿科协会对看电视的危害的主要关注点反而不在我们通常认为的视力上,反而是想象力、专注力等素质问题上。

                       

而且,有趣的是,对于2岁以下孩子的限制却不包括视频聊天。

 

视频聊天和看动画片按理来说都是看屏幕,为啥视频聊天就没问题呢?这也侧面说明了,使用数字媒体对眼睛的危害不是最关键的。视频聊天带来的互动对增进亲情和提升孩子社交能力方面都有帮助,所以无论2岁以上还是2岁以下都可以,当然剂量是关键。

 

                      

在当今信息时代,电视和电子产品是让孩子与世界连接的快速通道。

 

对于2岁以上的孩子,也绝不是放任他们看电视就好了。具体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以下3点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01

看什么

 

暴力、血腥、三观不正、含成人情节、不雅用语或性题材的内容一律不要给孩子看。

 

有很多动画片看起来是给孩子看的,其实里面的内容在不经意间就会透漏出暴力、血腥、三观不正的画面,在给孩子看之前,家长一定要筛一遍。

 

不用拘泥于儿童节目或动画片,很多家长爱看的电视节目也可以跟孩子一起看。

 

02

怎么看

 

我知道很多家长给孩子看电视都为了“图个清净”,比如自己在厨房做饭就把孩子放电视机前,省心又省力,但我还是推荐和孩子一起看电视。

 

首先,一起看电视可以了解孩子的喜好和成长;其次,方便我们再一次检查节目内容;最后,看电视还可以增加亲子之间的话题,尤其是对于一些不太会跟孩子沟通的家长来说,这比简单的一句“玩得开心吗”“幼儿园都做了什么呀”好用多了。

                      

03

看多久

 

在时间控制上,只想分享一个经验,那就是严格遵守约定,建立契约精神。

 

说了看一集就是看一集,一开始孩子都不愿意遵守约定,但做家长的一定要坚持原则,否则孩子会学会“只要我再闹一下,可能妈妈就会多给我看一集了”,因此哭闹和妥协的戏码就会不断上演。

 

妥协如同出轨,有了第一次就会有无数次。

 

切记,如果孩子大哭大闹,我们一不要哄,二不要妥协,更不要被孩子的情绪牵着走,温和而坚定地坚持之前有过的约定即可。前几次可能会比较难,多几次慢慢建立起规矩就会顺利得多。

 

另外,对于还没有建立起时间观念的孩子来说,约定时间不如约定看动画片的集数,以免让孩子困惑,而且让孩子把他喜欢的节目看完整也是一种应有的尊重吧。

 

换做是你追剧追了半集突然说对不起时间到了,心里也一定不爽吧。

                       

电视不是洪水猛兽,长期不让看电视对孩子的压抑才可能成为吞没他们的暗流。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切忌盲目照搬所谓专家的建议。

 

当我们不确定哪种说法是正确的情况下,与其花大量时间精力去奉行这些建议,不如多观察自己的孩子,在坚守底线的前提下,发现适合孩子的科学养育方式。

 

了解更多,请关注康乃馨母乳会微信公众号(微信ID:knxmrh)了解详情哦!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转载需注明“转自康乃馨母乳会:www. knxmrh.com 作者:大亨妈妈”,否则视为侵权!


QQ咨询
电话咨询
关注微信
回顶部